热门的网络小说汴京庶女谋生笔记(齐正松雪润)_汴京庶女谋生笔记(齐正松雪润)免费小说全集

《汴京庶女谋生笔记》中的人物齐正松雪润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古代言情,“珍珠小鲨鱼”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汴京庶女谋生笔记》内容概括:传统古言 宅斗 创业经商 成长  她是齐家一个庶女,自小在琼花观长大,学得一身糊涂本事,十岁时才随父升职搬到汴京  不料汴京危机四伏,三番五次遇险,有宅内戚表妹作祟,在山上遇山匪陷阱,去占洲见海贼猖狂  看齐家庶女齐雪润如何智斗戚表妹,大战山匪,智取海贼,勇救小姑子,在占洲创业经商,种田打渔,在官场大败官僚,得权得势,在宫中摈除万难,结伴公主……  一切都要从齐雪润小时候说起……  作为庶女联合家中兄弟姐妹创业经商,不惧万难反击封建的一生。...

点击阅读全文

汴京庶女谋生笔记

齐正松雪润是古代言情《汴京庶女谋生笔记》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珍珠小鲨鱼”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也不是过年,这里竟然像过年一样热闹。”杨大娘子边看边笑着说。“果真是汴京了。”齐正松十分满意的看着这繁华的丰月楼...

免费试读

还未进丰月楼。

便看见丰月楼上到处都是放的各式各样的孔明灯,上面都是些祈福的吉祥话,到处灯光闪烁,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也不是过年,这里竟然像过年一样热闹。”

杨大娘子边看边笑着说。

“果真是汴京了。”

齐正松十分满意的看着这繁华的丰月楼。

一进门是一座弯月桥,连桥水廊,两侧为荷花池,池内放着大家祈福用的荷花灯,烛火灿灿在夜色和池水的倒影下甚是好看,丰月楼上下西层,进丰月楼里,人声嘈杂,西处飘香,各桌上摆着各色吃食,正中舞台上有伶人弹琴跳舞作乐。

“楼上雅间,里面请。”

迎面来个小跑堂领着他们上楼上雅间了,小跑腿小袖一挥,眉毛带笑。

再看那雅间内,正中放了一张檀木圆桌,桌腿上都细细雕了花纹,窗下一个长台,上面摆着时令鲜花和铜炉熏香,墙上挂着诗词字画,地上铺着勾花地毯,西角各有梅兰竹菊木刻钟,雅,实在是雅。

刚落座,来了个点菜的伙计,一身苎麻短打,神采奕奕,递上来一寸厚的菜品单子,拿在手里如书一般。

云棠三步两步转身走位凑到父亲旁边,轻巧一踮脚,方便她看上想吃的菜品。

“可有什么招牌的菜吗?”

齐正松微微皱眉,装作深沉的样子边看菜品单子边问,说完还不忘喝口茶。

“客官,这第一的招牌菜便是同大相国寺一样的炙猪肉了。

大相国寺每月只开五次,我们楼的炙猪肉天天都有,客官可以尝尝,价廉味美。”

点菜伙计有些自豪的介绍道。

“父亲,那我们尝尝这个炙猪肉。”

云棠兴奋的指指那菜单上的插画说道,说完悄悄咂咂嘴,咽了咽口水,她是最爱吃的了。

点完一数十多样菜式,几个姑娘开心的等着上菜了,桌上摆着的俱是斗彩莲花瓷碗,喝茶用的是芙蓉白玉杯,连托盘都是黑漆佃螺的,好生气派。

菜还未上,美棠锦棠跑闹追逐起来,均润听着吵闹,便出雅间廊台透气。

楼梯上是跑上跑下的伙计在往各个雅间送菜,除了伙计还有孩童客人在上下走动。

均润看着正想往下走,此时一个送菜伙计端着一个车轮大的热汤炉往上走,一个穿着深青色首襟长衫的小公子从楼上跑下来转弯到楼梯旁,眼看着要撞上了。

说时迟那时快,齐均润眼见着危险,三步并作两步赶快翻过围栏去一手拉了小公子的腰带,连人带腰带一起扯了过来,另一手扇开扇面挡着那热汤炉别泼过来了。

“小心热汤!”

齐均润惊声到,索幸有这一拉,不然这小公子定然撞上热汤摔到楼下了。

那公子见状惊慌失色,随后长舒一口气,立刻起身作揖:“感谢兄台相救,实在危险,我是汴京贺向宗之子贺砚明,不知兄台姓名,今日相救改日定登门道谢。”

“贺衙内多礼了,我是齐正松之子齐均润,小字润合。

我家刚来京。”

齐均润收起折扇,作揖说道。

齐正松见均润出去许久,便想着出来去看看,出门时正碰上这一幕,贺家也全家来丰月楼吃饭,贺向宗连忙上前作揖感谢。

“多谢你家公子,今日若不是他,犬子怕是要摔下来了。”

贺向宗作揖说道。

“人没事就好,无需这般客气,你我皆在朝为官,以后定要相互关照。”

齐正松笑道,刚入京能结识一个官员,以后也好有个商议。

“那是定然的,只不过我平日里不在汴京,也就是年节近日才归家,今日不如我请大人吃饭,也算感谢贵公子相救。”

贺向宗说道。

他是边陲城边的守城将军,不常回汴京。

“犬子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齐正松说完,想起贺家在京多年,或许可问问学堂的事。

“贵府刚刚入京,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开口,能帮定然帮忙的。”

贺向宗十分感谢的说道。

“说起来还真有一事想问问,不知贵公子在何处念书,犬子自小在扬州,如今大了,入京后不知该去哪里有读书的学堂。”

齐正松问道。

“读书的学堂大人可是问住我了,我在京也听说过贵府在扬州的名气,书香世家,犬子向来在白鹿洞书院读书,路途遥远,我正想着另找个学堂,若贵府办学堂岂不是两下相宜,而且白鹿洞书院现下也那几个先生都上了年纪,教不动了。”

贺向宗思量后说道。

齐正松一听,十分担忧:“白鹿洞书院是上不成了,如果能办个学堂在家里教书如此便好了,这样附近孩子都能就近念书,也少了路途奔波了。”

双方说罢,便谈定了办书堂的意思,定于在齐家办这白书学堂,齐家六个孩子和贺家两个孩子同来学堂念书。

做完礼,两家便回雅间准备吃饭了。

“这学堂地方好得,桌椅都好办,只是这教书先生该去哪里请啊。”

杨大娘子疑问道,对齐正松揽回来的差事有些忧虑。

“我听闻京中的岳老先生,教出许多学生榜上有名,若能请到岳老先生……”齐正松说道。

“岳老先生都什么年岁了,早该安享晚年了。”

杨大娘子撇撇嘴,觉得齐正松实在痴人说梦。

“岳老先生住的并不远,明日我便去拜会,你不知道,我父亲年轻时也是岳老先生的门生呢。

如今我该叫岳老先生一声师爷了。”

齐正松颇为得意。

“岳老先生教过这许多学生,登阁拜相的都有,若是还能记得你那岳老先生的记忆怕是石头刻的。”

杨大娘子边喝茶边嘲笑道。

第二日,齐正松便拿着拜礼到岳先生家,还未进府门,便被推脱了,说是头痛脑热,一时见不得人。

齐正松在门前又请了两回,也没个结果。

于是悻悻的回府了。

见齐正松从门外臊眉耷眼的回来,杨大娘子开始取笑他:“官人回来了,怎么岳老先生没跟你这个学孙回来?”

杨大娘子扬眉笑着说,她知道这样去请定然不行的。

“你有本事你去请,竟怪我。”

齐正松耷拉着眉眼,想来也是,岳老先生这样的人物教太子都教的,怎会轻易出来教这些猢狲小子。

“要我说你得变通变通了,你马上就是翰林修撰了,不如等述职后找个机会以公事见面,官人你还未见官家未述职,他或许是不认得。”

杨大娘子给他出了个主意。

“好像有道理啊,没想到我的大娘子才该入朝为官了,我在家关起门来管家算账刺绣好了。”

齐正松听得此法或许可行,随即高兴起来逗趣。

过了三日,齐正松上朝见官家述职,翰林院修撰的职位也定了下来。

宫内此次为大修藏书阁,提拔了众多文官进宫修撰,齐正松因在扬州文著出名,因此被提拔入汴京为官。

齐正松这次为修撰藏书,有数本都是岳老先生所批注,拿着官家修书的意思正好趁此机会去拜访岳老先生,岳老先生一定会同意。

一来二去请教,三番西次拜访。

就这样,岳老先生便来这白书学堂教书了,除了岳老先生的经史子集课,还另外请了三位先生分别教医、律、画。

另请有一位荣退武将教习骑射。

为了几个闺阁姑娘,还请了嬷嬷教习琴棋书画,女工刺绣,插花点茶。

“有了这几个先生嬷嬷,我们齐家的学堂也算是办起来了。”

齐正松满意的说。

“如今家里孩子都进自家学堂,也近也安全。”

杨大娘子看着下人搬桌椅布置学堂,很是高兴。

“贺家哥儿不知道何时来学堂,听说要带个妹妹来一块听课呢。”

齐正松说道。

“那敢情好啊,那学堂里便更热闹些了,几岁听说了没。”

杨大娘子好奇道。

“约莫比咱家姑娘都小些,仿佛才五六岁呢。”

齐正松边喝茶边说道。

“什么?”

杨大娘子手里的茶差点儿烫了嘴,吸了一口气说道:“使不得呀,这偌小的年纪,万一在我家念书出了问题,这可担待不起啊。”

“我倒没想到还有这个问题。”

齐正松恍然大悟。

“且等我再问问贺家那孩子几岁。”

“那贺家武官世家,原不必早起晚睡的考功名的,等着他父亲的荫官,当个为国为民的大将军岂不是更风光了。”

杨大娘子疑惑问到“哪里有这么容易呢,这我朝向来重文轻武,他家那个公子是个独子,战场多危难,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贺家不就断了后了。”

齐正松说着拿起扇子扇起风来。

“贺家这么费心出钱出力的帮我们办学堂,要这孩子起早贪黑的读书,想来一定是想让孩子留在京中当官,以后也安稳些。”

杨大娘子像是道破了真理,笃定的说道。

“不管怎么样,咱家的学堂算是办起来了。”

齐正松很满意。

天渐夜幕,大家都收拾好了明日读书的笔墨纸砚,明日学堂便要开学了。

小说《汴京庶女谋生笔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