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免费小说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吴永佩·马歇尔_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吴永佩·马歇尔免费小说在线看

《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这部小说的主角是吴永佩·马歇尔,《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小说推荐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是一本贴近大众的通俗经济学读物,从读者的身边小事入手,帮助读者掌握经济学的常识,从而增加自己对财富的认识。可能你没有关注过,生活中处处皆有经济学,大家的很多行为也是和经济学密切相关的。《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不但让你学习到经济学基本知识,还能帮助你在生活中不断地修正自己,让自己理性起来。通过经济学原理来改善自己的职业发展,获得收益的最大化和生活的满足。...

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推荐《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小说推荐,代表人物分别是吴永佩·马歇尔,作者“蔡平,吴永佩”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消费者希望能够用自己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好的服务、最优质的生活,而生产者则希望通过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利润。他们都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并没有造福整个社会的想法,但是无形之中,他们的行为都最好地完善了市场秩序。举个例子来说,因为消费者都希望自己获得的产品“价廉物美”,不断地将商品价格向下压,将商品质量向上...

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

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 免费试读


外行看热闹 什么是经济学

第1节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经济学——理性的经济人

第2节 经济学研究的是什么——公平的配置

第3节 狗牙也可以买东西——货币

第4节 有什么物品不能买卖——商品

第5节 两个桃子也杀人——稀缺性

第6节 天价理发费——价值和价格

第7节 多收了三五斗——需求和供给

第8节 惊险的一跳——市场交易

第9节 哥伦布的契约——经济激励

第1节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经济学——理性的经济人

你去购物的时候砍过价吗?我想,答案多半是肯定的。即使再不会砍价的人,也都希望能够令卖家降低些价钱,好少花一些钞票。我再问:为什么希望少花些钱呢?你一定会白我一眼:那还用问吗?谁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

没错!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资源始终是有限的,甚至是稀缺的。对于每天忙碌谋生的人们来说,无论是时间还是收入都是有限的,相比之下商品的价格又老觉得偏高,我们深受这些因素的困扰,必须想尽办法用这点有限的资金为自己买到最好、最合适或者最多的东西,这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是你无心之下暗合了经济学理论而产生的思维方式。如果你也是这样思考的,那么我就可以称你一声:理性经济人。

在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是一个最基本的假设。这种理论源自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从“利己性”的角度出发,对形形色色的人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和简化。他假定人都充满理性,都是自利的,当面对两种以上的解决方案时,人们都会理性地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一种方案。

人心是丰富多彩的,为什么经济学会将人假设得如此“冷血”呢?显然,如果我们将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来,那么始终研究的是个案,具有不确定性,无法抓住其中的规律,这个复杂的“人”将混淆我们的视野。因此,我们必须创建一个抽象的工具,排除那些具有感情色彩的、特定文化背景的因素,从中提炼出经济研究的有力武器。

而且,这种工具是成功的,如果以“理性经济人”的眼光看待世界就可以发现,实际上一切经济现象甚至人类行为中都可以找得到它的影子。

再回到生活中来,我们可以去肉店买鲜肉,可以去服装店买衣服,可以去饭店,那里的厨师随时会替你做好你想吃的菜。我们会对他们感激涕零吗?他们是因为出自善心,希望你过得幸福吗?你笑了!是的,他们这样做,并非是惦记着你的衣食冷暖,而是对于他们有好处——因为你要获得这些,就必须付钱!我们和这些商家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交换关系,彼此都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希望能够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利益而已。

是的,人类之所以会产生商业,会形成市场,会出现垄断、竞争和行规,是因为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希望能够由此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消费者希望能够用自己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好的服务、最优质的生活,而生产者则希望通过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利润。

他们都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并没有造福整个社会的想法,但是无形之中,他们的行为都最好地完善了市场秩序。举个例子来说,因为消费者都希望自己获得的产品“价廉物美”,不断地将商品价格向下压,将商品质量向上提,而生产者面对这种局面,必须动脑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质量,并保证商品能够卖个好价钱。久而久之,在双方相反的利益争夺交锋中,商品形成了公认的质量标准,市场确定了相对公平的价格,而各商家之间处于对利益的争夺,又会出现兼并、垄断等现象。

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费尽心思选择的方案,未必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效益,甚至会损害自己原有的利益。比如,本来贪便宜买回来的东西,却是个“山寨”的。或者投入了大笔资金想大赚一笔,反倒赔了个血本无归,难道这些违背了“理性经济人”的规律吗?

其实,所谓“利益最大化”也是相对的。“理性经济人”始终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停留在我们的思维方式之中,放在每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阅历、能力和知识面都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做一个无所不知、精通计算、没有感情的“经济动物”,这并不妨碍“理性经济人”的成立,因为你选择这些方案的动机仍然是在追求最有利于自己的结果,但是因为错误的选择没有使你达到目的,这是你策略的失败,而不是目标的失败。

另外,当我们利用“理性经济人”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时,怎样才能确定自己的做法是对自己最有利、利益最大的呢?可以说,所谓的利益最大化,更应该说是“最满意化”,当我们的选择令自己最满意时,就是最大化了。例如,当一个人穷困潦倒时,他所追求的最大利益是赚更多的钱,好让自己的生活好转。此时收入增加得越多,他的满意度就越高,那么选择令自己收入增加的做法就是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当他的收入达到一定高度时,收入的增加已经不再让他感到快乐了,他的注意力转向了身体的健康、休闲的舒适、工作的压力,那么他可能会放弃一些令自己过于辛苦的赚钱渠道,此时他最满意的是享受自己的生活。那么放弃赚钱机会是违背“理性经济人”原则吗?不是的,因为此时他的满意度取决于寻找快乐。让他快乐的选择,就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也许你会不服气,要是真的人人都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么这个世界岂不是变得极其可怕了吗?而且,我明明看到有很多重义轻利、无私奉献的人啊!此处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自利”并非等同于“自私”,每个人心目中最大化的利益都是不同的。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他追求的是什么呢?说到底,是良心的安宁和幸福感。那么,这个便是他的最大化利益了,我们说他同样是自利的,却不自私。

综上所述,“理性经济人”是一个抽象的工具,是一种生活的思维方式,并非教人自私自利。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写道:“个人决不应当把自己看得比其他任何人更为重要,以致为了私利而伤害或损害他人,即使前者的利益可能比后者的伤害或损害大得多。”其实也可以这么看,你这种不择手段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行为,使得他人无法实现他自身的最大利益,因此你将受到他们的反对和攻击——还是“理性经济人”在做指导啊!

第2节 经济学研究的是什么——公平的配置

有时候遇到手头紧,我们常常会开玩笑说:“我眼下经济有点问题!”明明是缺钱用,为什么要扯上“经济”二字呢?要想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从头说起了。

何谓“经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已提及,但原意指的是“经邦济世”或“经国济民”,意思是治理国家、拯救黎民,和现在“经济”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在西方,“经济”一词最早是由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他的《经济论》中提到的,原意是家族管理或者政府管理,现在经济学的英文Economics也是由希腊文演化而来的。

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一些日本学者在翻译英语Economy时,借用了古汉语“经济”一词,才令它的含义发生了根本变化,转向西方的词义。辛亥革命之后,国内逐渐统一沿用了日本学者的译法,使“经济”以新词的面貌在中国流传至今。

起源我们已经了解了,但经济究竟是做什么的呢?首先,还是得提一下我们的老祖宗,他们虽然没有将“经济”一词和国外“接轨”,但是他们很早就准确地认识到了“经济问题”,只不过使用的是“食货”二字。《汉书·食货志》中的解释是:食指的是农产品可供食用之物;货指的是农业的副产品,如可以穿着御寒的布帛之物,以及可以互通有无的货币,并明确指出“二者,生民之本。”意思是说,农业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以及用来购买它们的货币,都是人民生存和富裕的根本所在。

看到这里,我们大概可以窥出端倪,所谓经济,就是人们平时的衣食住行、财富收入,经济学就是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及资源分配有关的科学。

的确,人类社会的进化史,就是一部关于资源分配方式的探索史。人们要满足自身的需要,无非两种方式:通过自身劳动创造资源和向大自然索取现成资源。但是相对于人类不断增长的欲望来说,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人们会时时感觉到资源短缺,那应该怎么办呢?这就是经济学的意义所在,它的目的很明确——对资源的公平配置和充分利用,从而达到最大效益。

到了现代,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皇后”,备受有识之士的重视,随着研究的一步步深入,经济学也细分成了很多分支。但从整个知识体系来说,主要分为两大分支学科,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它们分别由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凯恩斯创建,二者并称为经济学的基础。

虽然同为经济学分支,但是他们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假如你是一个蒜农,2007年的时候大蒜收购价格很高,你因此赚到了一大笔钱,这令你的积极性大涨,于是不免多种了不少,而且丰收了。这时你发现,2008年的大蒜“到处都是”,收购价格上不去,一下子跌到3~5毛钱一斤,你不但亏了本,还被严重打击了种蒜的积极性,于是你一气之下把其中一半的种植面积改种了粮食。更倒霉的是,一场倒春寒令大蒜的质量不如往年,收购价格一下子跌到1毛钱每斤,到处都是恐慌性抛售,你也跟着卖掉了。

然而2009年春节之后,大蒜的储量严重不足,收购价格开始上涨,有人待价而沽,果然因为收不到货,价格又一路飙升,涨势持续到2010年,你叹了口气,后悔没有认清形势。

这是前两年一部分“蒜你狠”的大致经历,如果利用微观经济学来分析,我们能得到些什么呢?

一个看似买卖自由的市场,实际上也有着它自己的调整机制。为了能够让资源的配置达到公平,微观经济学假设一个市场制度完善、完全理性、信息充分的自由市场,将一切变化规律完全交给市场机制自行调节。如果某种产品的供应短缺,它的价格便会上升,这会使生产者获得更高的利润,从而使这种产品的产量增加。生产增加会逐渐缓解之前的供应短缺,于是价格会下降,等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就无法给生产者带来期望的利润,于是产量下降,再次出现短缺……周而复始,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牵引着市场供求变化,使市场总是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为迫切需要的产品,并促使价格最终保持在符合其生产成本的水平上。

这样一来,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来说,都获得了公平的资源配置——这就是微观经济学所能告诉我们的信息。

由此可见,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个体的经济行为,例如一种产品、一个市场、一个家庭或者一家企业,像上述案例中,研究的对象就是大蒜这种产品。

研究方法也是单项的数值,案例中大蒜的价格变化就可以视为一种单项数值。

它研究的目的是怎样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使个体的利益最大化。例如,单个消费者怎样将自己有限的收入分配到各种商品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某个时期内应该生产什么、怎样分配生产资源、怎样确定自己的利润等。

此外,它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价格决定于供求关系,通过研究“价格”在个体的经济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来解决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在案例中,大蒜的价格始终反映了供求关系,那么我们只要深入了解大蒜的供求矛盾,就能够做出正确的资源配置。

那么,当微观经济学辛辛苦苦深入基层了解这些详细的数据时,宏观经济学又在做什么呢?如果说微观经济学像放大镜的话,那么宏观经济学就是一部望远镜。

还拿蒜农的故事来说,面对大蒜的涨跌情况,宏观经济学注意到的不仅仅是这个小小的大蒜市场,它会由此放眼整个农业,计算各种农产品的总产量、平均价格等各项数据,综合同期所有农产品的供求变化、价格涨幅,还要统计国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等更广泛的内容,探讨眼下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如是否出现通胀,是否导致失业率上升等。因此,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研究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增长和波动,以揭示一国的经济发展规律。它的研究方式是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宏观经济学着眼的范围不同,就决定了它的研究目的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它假定资源已经配置完成,在这一既定前提下,研究整个社会范围内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致力于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此外,宏观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微观经济学那只“看不见的手”并不一定可靠,无法自行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因而必须有一只“看得见的手”来进行辅助和补充。例如在大蒜价格暴涨的时候,政府就进行了对于炒作的打击,以及运用控制投机资金介入等行政手段平抑物价,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这就是以宏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政府调控行为,从而确保资源能够公平配置,并发挥最大效用。

因为宏观经济学有多种手段对市场进行调整,因此在一段时期内,无论社会的总需求有多大,总是可以保证以稳定的价格进行供给,总需求量的变化只会影响到国民收入或总产量的变化。还拿大蒜的例子来说,如果社会在一段时间内对大蒜的需求量下降,那么蒜农无非就是少种一些,少赚一部分钱,但出售的价格还是和平时一样。因此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量。

虽然宏观、微观经济学有着这么大的差别,但它们仍然有着密切联系。很简单,如果没有微观经济学所提供的各类详细数据,宏观经济学又如何分析大局呢?因此,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在以上篇幅中,我们大致讲述了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学一点经济学并不能马上令你富有,但是却可以令你思考,给你一双锐利的眼睛,去看透那些纷繁复杂的人类行为。至少,你已经知道,任何一种经济研究说到底都是为了寻求更加公平的资源配置。然而,公平的道路漫长,本节不过是通向经济学的一扇大门,在以后的章节里,我们将推开这扇门,分别领略门里那精彩纷呈的世界!你,跟紧喽!

第3节 狗牙也可以买东西——货币

如果你去买东西,一个必然的举动是什么?毫无疑问,只要你不是土匪恶霸,那一定是——付钱!或者再说得专业一点:支付货币。可是,如果一个人拿着一堆狗牙来付账,你会怎么想呢——这人是不是脑子有点问题?钱是什么?纸币呀!顶多还有一点硬币……

先别急着嘲笑,实际上,纸币诞生的年头并不长,在古代甚至是现在一些民族和地区,并不使用纸币。他们使用的货币千奇百怪,例如西太平洋加罗林群岛的亚布岛上,流通使用石币——莱石,名字叫“分”,在打磨成圆形的石头中间开一个圆洞,像磨盘一样,越厚越大价值越高。

美拉尼西亚群岛的人用动物的牙齿做货币。比如狗牙,相当于“零钱”,弯曲的猪牙相当于“整钱”,猪的牙齿越弯曲,价值就越高。

在中世纪的北非,曾经非常普遍地使用盐作为货币,人们舔一下盐砖分辨真假,然后将其切成小块支付购买的商品。

18世纪的俄国曾使用松鼠皮作为流通货币,甚至自豪地说,正因为他们使用了松鼠皮,极大地减少了当时流行的黑死病病毒的携带。

如此这般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也许会奇怪,这些看上去不过是一般商品的东西,怎么会成为货币呢?其实,在经济学看来,任何一种可以满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以及世界货币五种功能的商品,都可以被称作货币。

如果在我们的百货商场里看到用狗牙付账,那的确是一个奇怪的事情,但是如果到了美拉尼西亚群岛上,却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为无论是我们手中的人民币,还是岛民手中的狗牙,无非都是本地区流通的货币罢了。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结果呢?这就得从货币的起源说起了。

货币的前身就是一般商品,是由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用于交换的产品。由于人类在原始时期实行的是物物交换,货币就是在交换过程中逐渐被独立出来的,成了特殊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角色。

让我们穿越到远古时代看一个场景:穿越回原始部落的你很想念肯德基的烤鸡翅,突然你发现部落外头有人抓来两只鸡做交换,你高兴地带着随自己一同穿越的手链去交换。可是人家要麻布,你只好奔到附近有麻布的部落,谁知他们说必须用象牙换麻布,你又去找有象牙的人,拿着象牙的大汉想换一罐牛奶当早餐,你再次喘着气摔倒在牧牛女的树叶裙下……这次人家姑娘总算看中了你周大福出品的漂亮手链。等你拿着牛奶换了象牙,又拿着象牙换了麻布,最后兴冲冲地拿着麻布去找你部落门口换鸡的人,可是那朝思暮想的肥鸡已经被酋长烤熟吞进了肚子……

你够倒霉是吗?为什么会没法解馋呢?正是因为你和众多产品生产者之间没有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交换中介物。此时,我们就可以理解货币“交换媒介”功能的重要性了,它必须能够充当同时使交换双方都认可的角色,才能成功地完成交换过程。

接着,你发挥了穿越者的历史优势,长途跋涉到遥远的大海边,冒着溺水的危险捞起一些漂亮的贝壳。因为贝壳对于世居深山的部落来说,是非常罕见难得的东西,因此大家都觉得它珍贵,都希望用自己的产品交换到贝壳,于是贝壳就成了一般等价物,无论对方手里是什么产品,你都顺利地用贝壳换了过来。不但如此,贝壳逐渐从你手中流散了出去,很快你发现,贝壳已经成为整个深山地区通行的交换媒介。此时,我们就可以认定,贝壳初步具备了“货币”的功能,一个以贝壳为货币的流通体系就被你建立起来了!同理,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动物牙货币流通体系,也是这样产生的。

接下来你想出了更好的点子,硕大漂亮又难捞到的虎斑贝可以多换得精致量多的产品,比较平庸且好捡到的货贝只能换少量次品——大家也这么认为,以后每当炫耀自己的产品时都会说:“我这根长矛,绝对值三个虎斑贝!”人家不屑一顾:“切,顶多俩货贝!”看看,最粗浅的货币“价值尺度”建立起来了,人们会用货币的面值来估计商品的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自从贝壳成为货币之后,人们都用它来进行交换,无论是购买商品,还是请人干活,最后付给对方的都是贝壳,对方也欣然接受。你看,货币的“支付手段”便体现出来了。

贝壳货币确实好,但是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现,它容易破损,而且形状质量都不相同,经常发生纠纷。因此在不断的淘汰和选择中,贝壳逐渐被金属所代替。使用金属做货币的好处在于,金属的开采和铸造都需要专业的人工,无法大量地从自然界中获得,不像贝壳,一个搬到海边的潜水好手绝对可以成为巨富。而且金属货币质地均匀,易于储存。自然界中较为稀少的金银逐渐成了主要流通的货币,我国出现了金条、金锭、银元宝,古罗马、古希腊也铸造了印有重量的金银币。因此马克思曾经说过: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就是金银。

既然人们使用金银货币可以换得自己需要的商品,那么自然拥有的金银越多,就意味着能购买的商品越多。此时人们手中持有的金银便暂时退出流通领域,成为财富的象征被储存了起来,此时的金银货币便具备了“贮藏手段”的功能。同时,因为金银质地单纯,容易辨认,可以被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认可,因此可以在国际上充当统一的交换媒介,因此我们说,金银货币具有“世界货币”的功能。虽然大家默认金银才是世界货币,但是目前因为美国的国力强盛,它的货币也被很多国家认可,美元往往也可以充当“世界货币”的角色。

口袋里装满金银的感觉固然是非常之好,但是逐渐人们又发现,在流通过程中,金银不免会遭到磨损,成为不足量的货币。据统计,自金银货币开始流通至今,大约有近两万吨黄金在铸币厂、人的口袋中磨损消耗掉了,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更何况,金银的体积和重量都是令人烦恼的事情,如果你需要支付一大笔钱时,金银就非常不好携带。于是,作为金银货币的标示——纸币就出现了。

据考证,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宋代的四川,当时称为“交子”。纸币作为金银货币的一个象征,同时具备了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的职能,同时轻便、成本低,便于携带,因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陆续选择了纸币作为流通货币。

说了这么多,我们伴随着货币一路从古走到今。它的材质和外观不断变化,可是核心职能却始终不变。货币始终是代表价值和财富,人们不断地占有货币,从而使自己更加富裕。货币不断操纵着历史的走向,改变着人类的命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你,有钱吗?

第4节 有什么物品不能买卖——商品

有个新闻说,瑙鲁岛国没有土地种庄稼,它想出的办法是“挖地三尺”出售自己岛上丰富的磷矿,进口泥土进行种植。还听说日本人专门收集雨水,出售给缺水而富有的沙特用于农田灌溉。一个聪明的德国人走遍全世界录制小溪、河流、瀑布的声音,然后出售这些迷人的水声。

有趣吗?这些都是和我们印象中不大一样的商品,但是它们的确是被售了出去。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还有什么不能拿来卖?

对我们来说,商品似乎是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存在的东西,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仰赖于此,只要口袋里的钱够用,我们就可以不断地买进我们需要的东西。可是,到底什么才叫商品呢?

首先,商品必须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东西。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水是我们生存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因为它们并非劳动创造出来的,只不过是天然形成的资源,我们不必花钱就可以获得,因此它们并不是商品。不过,如今地球资源污染严重,很多人享受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干净的水已经成为一种奢望,一些特殊的商品就应运而生了。比如现在已经有人在出售罐装的清新空气,这些是经过人工收集、过滤加工和罐装之后产生的产品,可以说也凝结了人类劳动,因而已经从不必花钱获得的自然资源变成了商品。

其次,商品必须是生产出来用于交换的产品。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人们也生产很多产品,比如在自家的农田里生产粮食,在自家的小农庄里养殖牲畜,家里的妇女会纺织,但是这些产品最终都供给自家人使用,并没有拿出去交换。这种自给自足式的家庭作坊,只能制造出“产品”而非“商品”。

因此,只有具备了上述两个条件的产品才能称之为商品。简而言之,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由此可见,商品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才逐渐产生的。那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呢?刚才我们说过,人类历史早期乃至于现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的“男耕女织”,“小而全”、“大而全”的家庭作坊是不会生产出商品的,因为他们只是自给自足地生产出自己需要的所有产品,从不用于交换。因此,商品产生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出现社会分工,每一个劳动者都只从事单方面的、局部性的产品生产,从事某些或某一种劳动,大家才有可能拿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去交换那些自己需要却并不生产的东西,从而产生交换的需要。

这一过程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的,从一开始一家人的生产偶尔有剩余去和其他人交换,到后来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产品交换的规模逐渐扩大,再到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便出现了专门用于交换的产品生产。例如,种粮食的人不再制造斧头,做鞋的人不再剪裁衣服。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经常化,进而产生了货币,出现了商品经济。

第二个条件是所有权的不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私有制开始出现,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开始分属于私人所有,拥有这一切意味着他们有了自己独立的利益需求,而各个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者都不能无偿占有对方的产品,他们必须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互通有无,将对方的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因此,他们的生产活动就从满足自身需要演变成为以商品交换为目的的生产活动。

综上所述,“商品”看似简单,其实渊源已久。当你付出劳动生产出用于交换的产品时,它就可以成为商品。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任何资源都有可能演变为商品,聪明的年轻人,你想卖点什么?

第5节 两个桃子也杀人——稀缺性

在《晏子春秋·谏下》中,记载着一个谋略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齐景公的相国晏婴计划除去三个居功自傲、威胁国君统治的武将。他在一次宴会上拿出两个桃子,请三人各数功勋,功大者得桃。结果是没有得到桃子的人不服自尽,另外两个得到桃子的武士羞愧自杀。

其实,我对这三个武士还是挺同情的,他们没有从血雨腥风的战场上马革裹尸而还,却莫名其妙地死在区区两个桃子上,这份憋屈,实在令人扼腕。不过,死者长已矣,让我们用理性的思考来分析一下,他们究竟因什么而死?

也许有人会说,是因为晏子的计谋,是因为他们的匹夫之勇,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兄弟义气。其实,这些都不是根源所在,真正能够解释他们死因的,是经济学。明确地说,他们死于资源的“稀缺性”。

不妨设想,如果当时拿出的是三个桃子,他们还会死吗?那还不是乐呵呵地各拿一个便是了?由此可见,正是因为晏子拿出的是两个桃子,而且要他们各自比较功劳大小,这时桃子已经不再是普普通通的水果了,而是关乎他们的荣誉和脸面,因此,桃子的数量无论对于人数还是自尊心的需求来说都是短缺的,他们三个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分得好,因此产生了竞争和对立,最终在争夺中丢了性命。晏子应该不懂得经济学中的稀缺性原理,但是他恰恰利用这一点,兵不血刃地除掉了三员大将。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稀缺性也是随处可见。我们都看过新闻,临近春运的时候很多人连夜排队买票,某个楼盘火爆开盘时,很多人已经早早地等在门口了,某个“吉利”的号码会被拍卖到令人咋舌的价位……这些现象之所以会出现,正是因为相对于需求人群来说,车票和楼盘总是供不应求,而那人人向往的号码偏偏是唯一的。通俗地讲,就是“物以稀为贵”。

说到这里,也许你会点头道:“我知道了,所谓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不足和稀少。”先别急着下结论,这种理解还是过于粗浅,在经济学中,稀缺的概念并不是通过某种资源的整体数量来判断的,而是从人类的需求欲望角度进行定义的。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即使再庞大,也是有限的,因此稀缺的概念指的是资源的供给量相对需求量在数量上的不足。

举例来说,假如我们身陷某个热带雨林,绝望地转来转去,感觉全世界都是树,它们的数量简直是无限多。但是放眼世界,人们需要树来建房、做饭、取暖、饲养牲畜,热带雨林的数量正在以可怕的速度锐减,很多地方甚至到了为一把干柴全村武斗的地步。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可以说,对于全人类来说,树的数量再多,它仍然是稀缺资源。

相反,BB机如今的数量绝对要比树的数量少不知多少倍,但是因为如今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根本没有人再需要这么落后的通信工具了,也不会成为稀缺资源。

如果再细分下来,稀缺性又分为“绝对稀缺”和“相对稀缺”两种情况。曾经有条新闻说,香港几个不法之徒冒充海关人员,抢夺了价值3800万港币的银砖。为什么他们要抢银砖呢?毫无疑问,为了发财啊!银子是很值钱的稀有金属,它之所以值钱,正是因为相对于全人类来说,银子是非常难得的,永远不可能人人都拥有自己希望的数量。这种总供给量少于总需求量的情况就被称为“绝对稀缺”。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再回到文章开头那倒霉的三武士,齐王的王室花园里难道找不到第三个桃子了吗?显然是否定的,哪怕当真没有熟的了,“国有倒山之力”,放眼齐国难道连一个熟桃子都找不到吗?可是晏子偏偏只拿了两个出来,这种情况就属于“相对稀缺”,即资源的总供给量可以满足总需求量,但是由于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局部范围的稀缺。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存在的稀缺性都是相对稀缺。

看到这里,相信我们已经对稀缺性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你也许会说,既然稀缺性这样“害人”,我们应该想办法消除这种情况。可能吗?其实,资源的稀缺性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问题,在本书开篇我们就曾说过,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最有效合理地分配资源的科学,它的产生恰恰是由于稀缺性的存在,因为资源稀缺,才需要经济学进行研究怎样才能使人类的利益达到最大化。稀缺性是经济学出现的前提之一。

此外,商业的产生也是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一个产品之所以可以成为商品,首先是因为它不是人人都可以创造和拥有的,也就是说,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些产品始终是稀缺的,因此才产生需求,从而促成商业的出现。

因为资源稀缺,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利益,便出现了竞争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斗智斗勇,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任何资源都是富足的,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获得,那么这个世界就失去了发展和进化的必要,自然界中不再有优胜劣汰,人们不需要劳动,不需要进步。这个世界就失去了活力,变得死气沉沉,一个没有进化能力的世界必然归于毁灭。

看到这些,我们应该清楚了,稀缺性就好像一条刺激世界的鲶鱼,它不断地提醒这个世界要进化和竞争,保持活力。因为有稀缺,才会有需求产生,才会出现竞争和淘汰,我们才会不断学习进步,不断充实和壮大自己,从而保证自己可以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生存下去。

年轻的朋友,资源始终是有限的,为了能让自己获得的更多更好,努力啊!

第6节 天价理发费——价值和价格

几年前,在郑州曾经发生一个案件,说的是两名女学生到郑州市一家名为“保罗国际”的店里剪发,原本谈好洗10元,剪发20元,结果被要价1.2万元,在店员的威胁和怂恿下,两人借了十几个同学的生活费办了9800元的卡才了结此事。

这件事情一度引起了强烈反响,细想起来,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高价的商品,有些商品的价格甚至让我们这些普通人目瞪口呆。理发作为一种有偿服务,自然也有它的价格标准,为什么这两个女孩的理发费用如此让人难以接受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其中涉及“价格”和“价值”之间关系的问题,此次理发服务的要价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价值,不再属于是否昂贵的问题,而变成了一种欺诈。

那么价格和价值到底是什么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都知道,人生活在世上,很多东西都对人有用,比如空气供人呼吸,阳光给我们提供光明和温暖,五谷以充饥,水解决我们的干渴……那么这些东西是否都有价值呢?

答案是否定的。

所谓一件东西的“价值”,就是指它“值”什么,值多少。或者说这些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评判它存在的意义。

之前我们所说的那些物品对人类的有用性,准确地说应该称之为“使用价值”,这只是物品的自然属性,没有什么可比性。

例如,土豆是可以吃的,这是土豆的使用价值之一,在土豆只用于种植者本人食用时,它仅仅是一种劳动产品,十斤土豆就是十斤土豆,除了种土豆的农民可以安慰家人说,又够喂饱我们自己好几天之外,不“值”什么。

但是当交换出现之后,放羊的牧民也希望今后能吃到土豆,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农民特意多种了一些,收获之后他挑上十斤土豆,换回了家人盼望好久的肥羊,擦着汗的农民自豪地说:“我种的土豆值两只大肥羊哩!”

看!价值出现了,十斤土豆=两只羊!此时土豆和羊都具有了价值。

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提到过,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在刚才的例子里,土豆生产出来之后,不是自己吃掉,而是拿来进行交换,因而它成为了商品。那么今后如果再有这样的交换,农民和牧民之间就可以得出这样的共识:你牵来一只羊,我就换给你五斤土豆。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价值只有在交换过程中才能够体现出来,因而只有商品才具有价值。它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需求和交换行为,因此,价值是商品所独有的属性,是一种社会属性。

但是问题又来了,虽然有了价值,但是怎样评估交换双方的商品是否具有同等价值呢?换而言之,怎样保证交换双方都不吃亏呢?

于是经济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怎么理解呢?虽然不同的商品其生产方法、生产技术各有不同,但是无论怎样千差万别,都可以抽象概括成“劳动者必须付出一定的体力和脑力来完成生产”,这种抽象出来的劳动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它的作用在于,每一种商品就可以据此计算出一个得到全社会公认的平均劳动时间,从而直观地体现出商品的价值,供不同类别的商品之间进行等价交换。这个平均劳动时间就被称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这是一个重要的量化工具,自从有了这个概念之后,原本在商品中看不见、摸不着的“价值”便有了直观的、以劳动时间为标准的数值,这种被量化了的价值被称为“价值量”。还以之前土豆换羊的例子来说,为什么农民肯用五斤土豆换一只羊呢?那是因为大家都公认,种出五斤土豆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侍弄一只羊长肥所花费的时间相一致,也就是说它们二者的价值量相等,因而可以交换。

说完了价值,我们再来看看价格。这是我们在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个词了。我们去商场买东西,必然要问问价格,而卖家则每每强调:我的货绝对值这个钱!看到这,你是不是露出了一丝会心的微笑?这句话似曾相识吧?结论很容易就可以得出:价格是从属于价值并由价值所决定的货币表现形式。价值是价格形成的基础,它的变动是影响价格变动的、内在的、支配性的因素。简而言之,价值量越高,价格越高。

我们在介绍货币的时候说过,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当物物交换成为历史之后,人们对于商品的价值多是通过货币的形式来体现的。再回到土豆和羊的故事上,现代的农民还会背着土豆去羊圈里牵羊吗?肯定不会了,他会把土豆卖出去,换成钱,然后轻轻松松地空手去买羊。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土豆还是肥羊的价值,都已经通过货币来体现了。

虽然价格受商品价值的影响,但是价格的变动并没有这么单纯,它同时还要受货币本身的价值以及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例如,当通货膨胀严重的时候,货币贬值,价格就会飞涨,此时每件商品的价值并没有变化,价格是受了“不再值钱”的货币影响才出现上涨的。

另外,当市场的供求发生变化时,价格也会非常敏感地发生变化。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日本9级地震发生后,因为核电站的毁坏造成辐射污染,很多地区出现对于辐射危害的恐慌,谣言趁虚而入,传说可以抗辐射的碘盐一度卖到脱销,平时1.5元的价格最高飙升到一二十元。在这种情况下,商品本身的价值仍然没有变化,只是异常事故造成的市场需求激增引起了价格飞涨。可以说,价格是市场变化的“晴雨表”。

通过这些情况,我们可以将价格的定义修正为:在现代社会中,价格一般指进行商业交易时,买方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或货币。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开头所说的“天价理发”案件。我们知道,服务同样也是交易的一种,它的价值和价格同样可以计算。其价格可以通过店面大小、装潢设施、使用工具的价值、理发师技术水平、当地需求程度及稀缺程度等各个方面进行计算。调查表明,“保罗国际”并没有使用价值非常高的工具,理发师的培训成本也没有证据表明极高,在郑州这个繁华的城市中,绝对不会仅有他们一家理发店,同时他们并未明码标价,只有具有欺骗性的几十块钱的服务项目。因此,他们开出的天价账单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它已经远远偏离了这项服务本身的价值,也背离了供求关系,不再是一种合理的定价,而是一种欺诈行为。

看似简单的价格和价值,居然有着这么多内容,看来,经济学果然是无处不在,又无所不包啊!

第7节 多收了三五斗——需求和供给

曾经和一个朋友聊天时谈起致富之道,这位在公司里待得极其不爽的朋友开玩笑说:“真该去乡下种水稻——反正是人就要吃米,再来几次大丰收,就行了!”听了她的话,我不禁想起了叶圣陶先生所作的《多收了三五斗》,那里面倒真的是“难得风调雨顺,小虫子也不来作梗,一家多收了这三五斗”。于是“旧毡帽朋友”们仿佛赛龙舟一般急切地摇去粜米,谁知行情连去年还不如,手头还是一如既往的紧。

为什么产量多了反倒卖不出好价钱呢?在前面一节中,我们谈到了价格不但受到价值本身的影响,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本节我们就从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来探讨一下“旧毡帽朋友”的困惑。

我们平时逛街的时候就会注意到,商品琳琅满目,并不是稀有罕见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很多生活用品乃至针头线脑都可以成为商品。很显然,一种产品之所以成为商品,是因为有需求存在,从而产生供给,用于交易的价格也自然应运而生。换而言之,如果一种产品没有任何人需要,那么它再稀罕也不会成为商品,自然也就没有价格可言。

由此可见,在一个完全由市场机制进行调节的市场中,价格是受到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共同作用影响的。

首先来说说供给,供给是指某种产品的生产者在某段时间内,在一定的价格上愿意并有能力出售该产品的数量。这是从经济学角度来进行的定义,它主要是指出,一个有效的供给,必须要满足这样两个条件:首先生产者愿意出售自己的产品,其次他必须有这个实力提供产品。

再来说说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有能力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和供给的情况一样,一个有效的需求同样必须满足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消费者愿意购买,其次他必须有购买的实力。

知道了二者的定义,你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共同影响,那么反正一个愿买又能买,一个愿卖又能卖,为什么价格还会不时波动,有时甚至会出现脱销和积压呢?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还必须明白一个概念,那就是“价格弹性”,这个概念涉及的内容很多,我们只简略介绍一下它的基本内容。价格弹性可以分为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两种,主要是反映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求数量的相应变化,也可以说是供给量和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取决于某种商品在生活中的用途、可替代程度及可替代商品的种类,还包括这种商品对于购买者的重要程度等因素。一般来说,不买也不会影响生活的贵重奢侈品属于弹性商品,生活必需的农产品、其他生活必需品等都属于非弹性商品。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借用一个经济学上很有名的“水和钻石”的例子。任何人都清楚,人几天不喝水绝对意味着死亡,对于人类来说,水是生死攸关的资源,然而它的价格却很低廉,很多精致的瓶装矿泉水也不过几块十几块的价格,自来水也不过几块钱一吨。相反,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机会拥有钻石,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健康长寿,可是我们都知道,钻石的价格极其昂贵。

这正是因为水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使水成为了非弹性商品。它的需求量是庞大的,但也是稳定的,人一天最多也只能喝一定量的水,因此它的需求价格弹性非常小。也就是说,无论水价怎么变动,人们的需求量始终都不会有大变化。

但是另一方面,水的供给量同样巨大,而且生产水的成本不高,任何一个厂家只要有了合适的设备和足够的资金就可以生产了。这意味着水的供给价格弹性非常大,如果某个厂家利欲熏心地抬出个高价来,势必会淹没在无数低价同行的围攻大海之中,结局不是被迫降价就是必然垮台。因此,水价在较小的需求价格弹性和较大的供给价格弹性双方拉锯作用之下,始终保持低价位。

同样道理,作为弹性商品的奢侈品钻石,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很大。因为它是生活中的不急之需,如果价格稍加提高,人们往往就持观望态度,暂缓购买行为。可是我们都知道,钻石资源极其稀少,供给量很小,其开采、加工成本也非常高昂,也就是说,它的供给价格弹性很小,生产者不能冒着亏本的风险随便降价以增加销量,因此在这供求价格弹性的双重作用之下,钻石便骄傲地保持着自己的高身价。

清楚了这些以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旧毡帽朋友”船里的米。和水一样,米是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它同样需求量大却稳定,也是非弹性商品。当稻谷大丰收时,供给量骤增,而需求量却保持不变,那么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再加上保鲜期、储存条件等因素影响,人人都想尽快将手里的米脱手,那么在这种买方占主导地位的市场中,消费者自然会竭力地压低价格,迫切希望回笼资金获得收入的农民只好忍痛成交,果然老话说得对,谷贱伤农啊!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当这些非弹性商品处于卖方占主导的市场中时,它也会突然露出价格暴涨的可怕面目,这同样是供求关系所致。最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春节时那场特大雪灾,被困半路的旅客们发现,有些地方的瓶装水卖到了二十几块,一碗普普通通的泡面被哄抬到五十块!原因很简单,在受困地段,这些非弹性商品突然出现了需求量大大超出供给量的情况,或者说是出现了“相对稀缺”,那么,这种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使得它们挣脱了价格弹性的束缚,顿时疯涨起来。

而在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很多企业主大批大批地销毁自己的产品,上好的牛奶、粮食被倒进大海,一副“产量过剩”的局面。可另一方面,是大批工人失业,无数家庭处于缺吃少穿的凄惨境地。为什么会有“过剩”呢?由于失业人口的增加,具有足够购买能力的人口便下降,那么在这些商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超出了有购买能力的人的需求量,便形成了“产量过剩”的假象,这只不过是一种局部的、相对的过剩罢了。

需求和供给始终是一对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市场因素,有了它们,才有我们今天繁荣而多变的市场经济,才有我们又爱又恨的价格涨落。它们是难忘的经验,是不变的规律,是我们不懈研究的永恒主题。

第8节 惊险的一跳——市场交易

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知道,普遍性、专业化社会分工(尤其是工业化)的出现促成了商品的产生,从此需求和供给便有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市场,人们在这里进行交易,卖出自己的商品,收回货币或者获得自己需要的商品,不断地实践着经济学一直在研究的最佳资源调配问题。

显而易见,有人买自然有人卖,也自然有生产者进行商品的生产。但是在“产品从生产线上下来到货款回到生产者的腰包里”这一过程中,却有着一番不亚于冒险的经历。

有这么严重吗?当然!我们经常在报纸新闻中看到又有哪些企业破产了,又有哪个老板总裁失踪或自杀了,足以见识商场的残酷和血腥。

这是为什么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阐述过一个理念:在产品成为商品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固然都是重要的,但最终所有前期的工作价值都要在交易,或者说销售这一环节体现。也就是说,所有的努力都要看产品能不能卖出去,马克思形象地将它称为“惊险的一跳”。他曾在著作中利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说明这一理念:G-W-G。G代表货币,W代表产品,G代表产品销售出去之后获得的货币。这个从货币到产品再到货币的过程就是产品制造和销售的过程,也是资本增值的过程,之所以惊险,因为它会产生三种结果:G=G、GG。

换成通俗的说法,在市场交易中,商品能不能卖出,就好像一个被人追杀到楼顶的人,他的处境迫使他必须要从这栋楼顶跳到对面楼顶逃命,不跳是不行的,而这一跳生死攸关。卖得出去,卖得有利润,安全地着陆在对面楼顶,那一切好说;如果一旦自己的产品没有被市场接受,没有卖出去或者无利可图,那可就糟糕了,经营者就好像发力不足,在两楼之间来了个“自由落体”,不是赔钱就是破产——摔死的不是商品而是他自己。

因此,为了能够成功安全地跳过去,经营者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产品的研发、工艺的革新、质量的严格把关、广告的大力投入到优秀的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确保自己产品的优越性。这些努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须有一个已经被社会普遍认可的市场交易环境和规则来规范指导人们的交易行为,这种机制被称为“市场交易原则”,而我们经常听到的“市场经济”就是在市场交易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完全自由竞争体系,或者说是市场交易原则普遍化的经济形态。

一般来说,市场交易原则主要包括双方自愿、人人平等、公平交易、诚实信用等几方面,从不同的角度规范着交易双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

首先来看自愿原则。我们在前一节中曾说过,有效的供求都必须是自愿的,因此自愿是市场交易最基本的原则。经营者出售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必须能够实现其价值,补偿生产时付出的劳动耗费;购买者有购买商品的愿望,又必须付出彼此可以接受的价格以换取商品。如果违背该原则强买强卖,就会破坏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损害非自愿一方的利益,很容易造成矛盾,使交易不能实现。

且不说那些不法之徒“欺行霸市”的行为,就说说市场上一度盛行的“搭配”销售行为,比如有些地方曾经要求要购买一袋普通盐,必须同时购买一袋“营养盐”,否则就买不到;“石化双雄”也曾经采用“汽柴油搭配销售”的方法试图提高当时已经回落的汽油价格;一些烟草经销商为了销售滞销或者即将到期的香烟品种,在零售商批货时强行搭配……显然这种“搭配”的做法是违反自愿原则的,是销售者利用紧俏或必需商品而强迫消费者购买劣次商品的一种销售行为,是一种不合法的经营行为,属于变相的“强卖”。

其次是平等原则。市场经济可以称之为平等经济,无论是买卖双方还是经营者之间乃至消费者之间都是以平等身份出现的。对于商家来说,“来的都是客”,不可怠慢。我们在网上看过很多帖子,讲述那些其貌不扬、买起东西来却大手笔的低调精英人士,如果商家此时犯了势利眼的毛病,以貌取人,那结果可想而知。还有那些卖家之间为了抢生意所采取的恶性竞争手段,往往会闹个两败俱伤。因此对市场交易秩序的破坏,无形中造成了自己利益的损失。

因此市场交易强调平等原则,不但是对于人格尊严的尊重,也是交易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

再次说说公平原则。公平和诚信都是市场交易的重要内容。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保质保量……这些都是作为经营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他们能够成功“跳出去”的必要条件。

举个例子来说,前几年曝光的“冠生园过期月饼馅”一事,一下子就让冠生园这样一家百年老字号名声扫地,它这一“跳”明显是“坠楼”了,教训可谓惨痛。

因此,我们说公平和诚信原则是市场交易的灵魂,是维系市场交易活动的纽带,由此可以考察出一个市场的交易活动是否有序规范。公平诚信的原则一旦被破坏,各种矛盾和纠纷就会接踵而来,甚至将导致整个市场环境的崩溃。

总而言之,市场交易原则所依靠的是微观经济学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将一切都交给自由竞争的市场来调节。它的优势显而易见,在经济利益的刺激和驱动下,它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任何其他制度和手段都无法比拟的优势,使市场经济成了最有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分配手段。

通过自由竞争和调节,市场交易原则可将资源分配到最能发挥其作用的经营者手中,而将商品分配到最需要它们的消费者手中,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但是,市场调节并不是万能的,它要求的那种完全有效的市场机制只存在于严格的假想状态中,为了对现实中的市场交易进行管理,我们还必须请出宏观经济学中的“宏观调控”手段共同管理。

在本书的开头,我们就介绍过宏观经济学的定位,而其中的宏观调控,也是更多地从政府行政角度、整体大局角度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

首先,市场交易原则要求交易双方公平诚信、平等自愿,但是却没有规定如果违反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因为市场交易原则是完全自由的,尤其是在我国这种经济体制转型不久的时期,具有较强实力甚至强硬后台的经营者可能会无视市场交易原则。

更严重的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可能最终会走向反面,那就是占据有利形势的经营者逐渐形成垄断,或者经过联合、兼并、合并等方法垄断该行业。此时就需要政府以行政命令和法律法规的方式修正这种市场运作的扭曲,规范市场行为,例如我国颁布的《公司法》《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其次,在市场经济下,每一个经营者、每一个消费者都是舞台上的“主角”,或者叫“经济主体”。他们对于自己的经营消费活动都分别有着完全自主的决策权,例如卖菜的张三觉得过几天要下雨,考虑到时候是不是提一点菜价?而出门买菜的王大妈因为家里近期开支大,琢磨着今天是不是多砍下几毛钱的菜钱?

他们的决策都是分散的、独立的,但正如老话说的:积沙成塔,积腋成裘。当这些完全是为自身利益考虑的决策由无数人同时做出时,那也是一股极大的力量,足以影响到整个经济的走向。尤其危险的是那种为自身利益做出的理性决策,可能会汇聚成一股非理性的破坏力量。比如非典时卖到一百块钱的板蓝根冲剂;比如前一阵脱销的碘盐和碘片;比如眼下尚未定论的广东“未知病毒”恐慌;还有农民曾经一度认为种稻谷不划算,致使水稻大量减产。这些原本都是作为个体的人替自己做的理性打算,却造成了整个市场的非理性,这是市场经济无法克服的问题。

此时需要的就是政府发挥指导和匡正职能,辟谣反正,给人们一个权威的方向指引。正如我们看到的,非典我们冷静地度过了,盐荒销声匿迹了,而农民获得了每亩地若干元的政府补贴,种粮的积极性又高涨起来了……

市场交易是时时刻刻都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事情,当我们从店员手中接过心仪的商品时,当我们欣喜地点着一天的收入时,可曾想到,产品曾经有着多么惊险的经历啊!而且,在这一买一卖之间,又有着多么复杂而周密的机制在运转啊!经济学就是这样,于最平凡处揭开真理的面纱!

第9节 哥伦布的契约——经济激励

凡是请朋友或哥们帮过忙的人都知道,他们往往都有机会得到一句笑嘻嘻的回答:“行啊!不过你得请我吃饭哦!”为什么哥们要这样讲呢?朋友嘛,帮个忙哪能提钱?何况你不找别人却来找我帮忙,分明是看得起我呀!再加上小小地吃喝一顿,又增进感情又有致谢的意味,肯定是宾主尽欢。

不过,假如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你已经对哥们进行了一次“激励”。美国当代经济学家N·格里高利·曼昆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曾经总结过经济学十大原理,其中有一条就是“人们会对激励产生反应”。激励是人们行动的动力,在权衡了成本和收益之后,感到被看重并期盼着这顿饭的哥们肯定更加生龙活虎。

这样说是不是有点亵渎了你们神圣的友情呢?其实不然,从之前的章节中我们可以知道,经济学的影子实际上无处不在,亲密的感情中实际上也包含着经济学的原理。

如果这个例子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我们就把视线拉得更远,一直拉到几个世纪之前,来到1492年的西班牙。这一年对于欧洲史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就在这一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从此欧洲掀起了追逐黄金和财富的海外殖民狂潮,欧洲迅速崛起,对后来的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

早在他起航的八年前,哥伦布就已经开始筹备航行的公关工作了。他有着一个当时无人相信的“白日梦”,他坚信不必绕过非洲,只要一直向西航行便可到达印度。但是他的筹备工作并不顺利,最艰难的时候,他觐见西班牙国王的路上只能靠乞讨维持。

但是到了1492年,由西班牙王室鼎力支持,他的三条小船载着一百二十名水手终于出海了。当年10月12日,经过三十多天的航行,他们到达了现属于北美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此后,哥伦布又先后三次航行到美洲沿岸,他终于“发现”了美洲大陆。

不可否认,哥伦布是一个富有探索精神和冒险勇气的探险家。但是,他完全是受到未知世界的召唤,为了实现自己的豪情壮志才毅然踏上这莫测的航程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的出航受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和激励。

证据是,当他到达圣萨尔瓦多岛以后,便迫不及待地四下寻找黄金,他写信给西班牙国王说:“这里有最肥沃最平整的土地,如果王室允许,我可以将这里的居民全部运到西班牙充当劳动力,或者将他们囚禁在岛上,等待他用。”在另一封信中他又写道:“我们可以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从这里送走大量的奴隶和巴西木材,这些东西都可以拿去卖。如果我所掌握的情况是正确的,我们可以卖掉4000名奴隶,这些人的价值,将会达到至少2000万。”为了证明自己手中的奴隶比非洲黑奴值钱,他还不忘提醒国王:“印第安人比黑人强得多。”从此,长达数个世纪的殖民史拉开了帷幕,为欧洲积累了惊人的财富。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了,哥伦布环球航行的动力,是来自多么惊人的经济利益的激励啊!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他的探险旅行不过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投资,是一次超大型的经济行为。而凡是经济行为,都必须符合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原则”。成本可以理解为取得物质资源所需付出的经济价值,或者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所耗费的物质资源用货币计量出的经济价值,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时间等等。

哥伦布出航前的八年里,他所做的所有公关、游说、招募工作,都是他的投入,无疑花费了他大量的钱财、时间及体力,这些都可以算为他投资行动的“成本”。但是他的预期收益却更加巨大,经济学上的收益,要求如果要实现真正盈利,其利润要弥补企业或个人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付出的所有成本。

而事实证明,哥伦布是极其具有经济头脑的,他权衡了他的成本和收益之后毅然行动,果然获得了惊人的回报。就在他登上新大陆之后,他立刻宣布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占领这片土地,并和西班牙王室订立了一个契约:“国王与王后对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拥有宗主权;哥伦布被封为贵族暨大西洋海军元帅,被准许担任未来所发现的岛屿和陆地的总督,而且这些头衔都将世袭;新发现土地上产品的10%归他所有;他也能参与新土地上的所有商业活动,投资和利润占总额的1/8;而他对前往新大陆经商的船只可以征收10%的税,对自己运往西班牙的货物实行免税。”从此,他除了拥有新大陆丰富的矿产、农林资源,还有永不枯竭的印第安奴隶贸易——这是怎样的一场泼天富贵啊!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凡是符合“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的行为都是理性的,是可行的。哥伦布付出的成本远远小于他的收益,因此,他的探险行动是一次成功的投资行为,不但为自己积累了惊人的财富,也推动了整个欧洲的发展,更使得自己名垂青史。

说到这里,我们不由地想起历史上更为著名的郑和七下西洋。他云帆高张的宝船英雄般地七次远航,却无法创造和哥伦布一样的收益。那是因为郑和的远航,不过是基于皇帝个人意愿的一次政治巡游,完全由宫廷财政支持,耗费巨大,国库为之一空,而获得的不过是多国的朝贡,按照我们“天朝上国”的思维,对于朝贡团,赏赐往往要比他们供奉的多得多。因此,郑和在出航前是不可能和皇家签订什么“契约”的,他出航的目的与哥伦布相比大相径庭。这种劳民伤财的航行也只能是如流星一般闪过天空,很快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图惹后人扼腕长叹。

另一方面,根据史学家的统计,明代时期的海外贸易对于中国财政的贡献率实际上是非常低的。例如,在万历二十二年(1574)时,海外贸易饷税收入达到最高值,为2.9万两白银,而万历年间钱赋总收入约为400万两白银,前者所占比例才不过0.7%。实际上,明代整整三个世纪,国际贸易从未被认为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

还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审视一下,虽然当时中国的航海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但是置身莫测的大洋毕竟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为,其成本可想而知。中国社会始终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社会,相比之下,这点微薄的海外贸易按照“成本收益原则”计算无利可图,因此,没有任何一种激励能够促使郑和的远航以拓展贸易为主。我们只能宽待古人的经济头脑,无法用超前的思维方式来苛责他们。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作为子孙后代的我们,却必须牢记,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不但落后要挨打,保守闭塞同样使我们成为弱者。因此,我们要好好学习经济学,了解经济利益是任何其他利益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更要放手一搏,只有巨大的预期收益,才对得起巨大的投入成本,才能创造出惊人的壮举。

小说《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